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聚焦“三農”,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做好“三農”工作。這是2004年以來,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16次聚焦“三農問題”。今年的一號文件有哪些關鍵詞,一起來看圖說。
【決勝脫貧攻堅】
咬定既定脫貧目標,落實已有政策部署。防止盲目拔高標準、吊高胃口,杜絕數字脫貧、虛假脫貧。
瞄準制約深度貧困地區精準脫貧的重點難點問題,列出清單,逐項明確責任,對賬銷號。
著力解決“一兜了之”和部分貧困人口等靠要問題,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。
攻堅期內貧困縣、貧困村、貧困人口退出后,相關扶貧政策保持穩定,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。
【夯實農業基礎】
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.5億畝。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。確保永久基本農田保持在15.46億畝以上。
實施區域化整體建設,推進田水林路電綜合配套,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。
壓減近海、湖庫過密網箱養殖,推進海洋牧場建設。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漁業捕撈強度。
推動生物種業、重型農機、智慧農業、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。將稻谷、小麥作為必保品種,穩定玉米生產。加大農產品反走私綜合治理力度。
【補齊農村短板】
深入學習推廣浙江“千村示范、萬村整治”工程經驗,全面推開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、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。
完善縣鄉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,支持產地建設農產品貯藏保鮮、分級包裝等設施。
推動建立城鄉統籌的基本公共服務經費投入機制,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標準。
創建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。
把加強規劃管理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,實現規劃管理全覆蓋。
【拓寬增收渠道】
支持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。創響一批“土字號”、“鄉字號”特色產品品牌。
支持主產區依托縣域形成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,盡可能把產業鏈留在縣域。
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。充分發揮鄉村資源、生態和文化優勢,發展適應城鄉居民需要的休閑旅游、餐飲民宿、文化體驗、健康養生、養老服務等產業。
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,加強國家數字農業農村系統建設。
支持企業在鄉村興辦生產車間、就業基地,增加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崗位。
支持建立多種形式的創業支撐服務平臺,完善鄉村創新創業支持服務體系。